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
本班本周活動行程原安排要走橫嶺古道,同學們車子來到北投湖底路到陽明山的紅壇登山口,才發現因疫情關係停車場封閉,同學們只好臨時改變行程到附近的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
貴子坑可賞大台北景觀
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入口
貴子坑位於山區的谷地,舊時以白瓷土而著名,是製造瓷盤瓷碗之特殊原料,日治時期,此地窯業林立,陶瓷鼎盛,遠近馳名,曾經被大量開採礦石,使水土遭到嚴重破壞,造成山崩及土石流,而被當地居民稱為「鬼子坑」。由於鬼子坑名字不雅,後來經整建後取其諧音才改為「貴子坑」;「貴」與「鬼」,音相近,一字之差,則意義迴然不同。
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位於台北市北投區的秀山路,佔地有5公頃,園區內設施俱全,有露營場可供團體在此野餐或宿營,還有木棧道、人工小湖(情人湖)、環湖步道、涼亭、石椅、…等,湖畔楊柳垂青,湖中魚兒自在悠游,整座園區綠草如茵綠意盎然,湖光山色景色怡人,非常適合全家人到此出遊、野餐。
水土保持教學園區解說教室外觀
園區解說教室
同學們這次來貴子坑已是第五次,對公園裡的一草一木更是瞭如指掌,大家在園區裡信步漫遊了一圏,由於這裡離詹老師家不遠,老師和家人也常來公園散步,所以對公園裡的歷史淵源非常清楚,特別為我們充當響導,介紹這裡的岩層與悠久歷史,讓大家增長了不少知識,真是不虛此行。
園區導覽圖
園內的情人湖
湖畔落羽松
情人湖蓮花綻放中
貴子坑園區內有一矗立峭陡的岩壁,這裡的岩層是台北最古老的地層-「五指山層」(約於公元前3000萬年至2400萬年前所形成的),下層是五指山層在造山運動時推擠之下所形成的「褶曲」岩層,上層則是在80萬年前由大屯火山群所噴發出來的火成岩,質地堅硬顏色呈暗灰色,景觀十分特殊。
貴子坑是台北最古老的地層•五指山層
毫無植被的裸露岩壁
親山步道用木棧道搭設而成
地質觀察棧道
步道途中視野開闊
園內的觀景台
觀景台眺望台北市區
園區另一端入口
木棧道下方牆上瓷磚彩繪
露營區半弧形式頂篷廣場
情人湖畔涼亭
太陽能涼亭
夠本兄繞了一圈回到情人湖
湖畔愛心造型的座椅
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翔爸和翔媽愉快的享用野餐
附註:「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的入口處也是「貴子坑親山步道」的登山口,步道沿著水磨坑溪旁往上游走,從「貴子坑露營場」的入口下山,屬O形路線,繞一圈全程約2.5公里,需時約90分鐘,山上的景觀不錯,可鳥瞰北投、士林地區和廣闊的關渡平原及淡水河域(目前因疫情關係暫不開放)。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秀山路161號
電話:(02) 2893-2324 、2759-3001
開放時間:星期二~星期日09:00~17:00 (免費入園)
(每週一及農曆春節期間休園)
繼續閱讀相關文章:
1.北投貴子坑の楓紅時節
https://yhcchc.pixnet.net/blog/post/404946472
2.北投社三層崎公園
https://yhcchc.pixnet.net/blog/post/469299818
官網:
1.https://swcclassroom.swcb.gov.tw/swcb_03/map.asp
2.https://www.geo.gov.taipei/mp10504c/cp.aspx?n=33A26EF720623567
停車場:免費停車
交通資訊
開車:
由台北市往北投區至中央北路二段過政治作戰學校復興崗大門後續往前行約180公尺→右轉稻香路→右轉秀山路(沿路有路標指示)即可抵達至園區大門口停車場
交通路線圖
大眾運輸:
捷運:
搭乘台北捷運淡水線(紅線)至新北投站下車,再搭公車至「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站下車,步行約 15分鐘可即到達園區大門口。
公車:
搭乘公車216、216區、218、218直、218區、223、602、承德幹線至「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