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風景‧石雨傘‧石梯坪
離開了三仙台後我們車子繼續沿著台11線往北開,沿途海岸景觀依然明媚風光,接著來到台11線約105公里附近路旁的「石雨傘遊憩區」,這裡屬於石灰石隆起的海蝕地形,長達1公里的海岬由海岸延伸至海中。
石雨傘遊憩區內可以欣賞海蝕景觀
石空鼻海岬
遊憩區涼亭內可以觀賞小灣澳
石雨傘遊憩區內設有一座觀景涼亭和木棧道,涼亭四周綠草如茵,遊客可在涼亭內觀賞小灣澳的海蝕景觀及石空鼻海岬上著名的「石雨傘」,伴隨著海風陣陣吹拂,看著眼前一望無際的太平洋,白浪一波波的,讓人放鬆心情,感覺十分愜意。
石雨傘遊憩區
遊憩區內設有一座觀景涼亭和木棧道
在石雨傘遊憩區休息片刻欣賞完「石雨傘」後,車子續往北行,途經台11線77.5公里處的「樟原橋」,半金發現橋的左側下方有一排白色的花朵和二座木造涼亭,感覺景觀不錯,特別將車子彎進去一探究竟,原來這裡是「樟原橋休息區」,也是花東海岸的一處很特殊的風景區,係由觀光局東管處配合橋樑四週的山澗溪景所設置的休息區。
石空鼻海岬上的石雨傘
樟原橋休息區位於長濱鄉北端,從八仙洞往北約1公里左右,樟原橋共有老、中、新三座橋樑,平行排列橫跨在水母丁溪上,因為地勢高低不一,而形成特殊的景觀;第一座拱形橋是為了運輸樟腦在1937年興建,第二座則是為拓寬東海岸公路而於1986年興建的,另外第三座橋梁是為了東海岸公路的截彎取直工程在1998年建築完成,三座橋樑頗有歷史價值,到花東旅遊的遊客到這裡都會直接從新橋呼嘯而過,而錯過了這一處景點!
樟原橋休息區
樟原橋第一座拱形橋
樟原第二座是為拓寬東海岸公路而於1986年興建的
樟原第二座上放置了一座竹篇裝置藝術
休息區內有二座木造涼亭供遊客休憩
北回歸線位於北緯23。5,是北半球「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亦即太陽在北半球能夠垂直射到的離赤道最遠的位置點,將這些點連起來的假想線就稱為「北回歸線」,台灣目前在嘉義縣的水上鄉下寮村、東石鄉東石村和花蓮縣瑞穗鄉舞鶴村及豐濱鄉靜浦村等四處建有「北回歸線地標」,今天我們經過的是位於台11線70.5公里處的豐濱鄉靜浦村北回歸線地標。
豐濱鄉靜浦村的北回歸線地標為白色圓柱狀,上刻「北回歸線」字樣,圓柱中間有縱向狹長細縫,目前已成為花東海岸的一處熱門景點。
北回歸線地標
過了北回歸線地標繼續往北行駛,來到台11線約68公里處橫跨於秀姑巒溪上的「新長虹橋」,此橋是連接靜浦與港口南北兩個聚落,這裡也是秀姑巒溪泛舟的終點站,在橋頭旁是奚卜蘭遊客中心。
鮮艷亮麗橙紅色的新長虹橋
新長虹橋頭旁是奚卜蘭遊客中心
鮮艷亮麗橙紅色的新長虹橋,與舊長虹橋遙遙相對,舊長虹橋建於1969年,長120公尺,是台灣第一座懸臂式單拱預力混凝土橋,但因交通流量逐年劇增,已不敷使用,於2003年才建此座新橋,新橋全長158公尺,在橋上人行道上建有觀景平台,可以從橋上面俯瞰橋下成排的泛舟艇和前方美麗的奚卜蘭島、太平洋。
舊長虹橋
新長虹橋下是秀姑巒溪泛舟的終點站
車子繼續沿著台11線往北開,接著到達的景點是「石梯坪遊憩區」,遊憩區內以多層階梯狀的隆起岩海階的石梯坪而得名,整個地質剖面約有100公尺,底部有約30公尺厚的安山岩熔岩,具有柱狀節理,上方被白色的凝灰岩和火山礫岩所覆蓋,而剖面的頂部則為岩性疏鬆的白色中酸凝灰岩,是由陸上火山噴發所形成的。
石梯坪位於台11線約65公里處,是花東海岸珍貴的珊瑚礁海岸,石梯坪上面佈滿壺穴、珊瑚礁,沿著石板步道,可深入觀察海蝕溝、海蝕崖、海蝕平台及隆起的珊瑚礁特殊地形地質景觀。
石梯坪遊憩區
「石梯緣」內有賣台糖冰棒別忘了吃一支消暑!
遊憩區內景觀
石梯坪內的民宿飯店
通往石梯坪的木棧道
石梯坪
石梯坪是花東海岸珍貴的珊瑚礁海岸
「石梯緣」店裡養的公雞與母雞
這隻公雞雄赳赳氣昂好有精神
在「石梯緣」店前草坪上吃台糖枝仔冰消消暑氣
石梯坪遊憩區地址: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石梯坪52號
電話:(03) 867-1326
遊完了石梯坪遊憩區己近下午四點半了,由於回台北的路還很長,為了行車安全,我們得趕在天黑之前通過蘇花公路,這次的綠島行返程花東海岸風景欣賞就此劃下句點,一路平安的回到各自溫暖的家。
返回花蓮途中的一處海濱公園
遠雄海洋世界遊樂區
太魯閣大橋
遊完花東海岸風景經蘇花公路回溫暖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