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觀音區
領隊小邱趕在今(2017)年桃園藝術節結束前幾天,安排同學們到桃園觀音區參觀,帶領大家來一趟桃園地景結合藝術的知性之旅,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只有到觀音區參觀,至於八德區地景部份只好捨棄。
今年的桃園地景藝術節,於8月18日起至9月3日止(為期17天),特別選在桃園市的觀音及八德區舉辦,主要展出包含有陂塘、白千層林道與豐富自然生態,結合在地族群文化,以「秘境找地景」的概念,發掘、探索值得玩味的「地景秘境」;同時延續桃園地景藝術節的三大主軸─「地方覺醒」、「社區風動」、「藝術打樁」,與四大價值─「社區參與」、「在地特色」、「環境永續」、「循環經濟」,讓藝術介入空間,創造令人耳目一新的環境藝術,將桃園獨特的自然地景一一呈現出。
此次展出共結合了藝術家、社區民眾與在地的大專院校等一同來創作,不僅充分的利用在地自然地景及人文特色資源,還邀請民眾一起來桃園品藝術、玩地景、看表演。
首先同學們從中山高速公路接66號快速道路下觀音區,順路先到觀音蓮花季旅客服務中心(地址:桃園市觀音區藍埔里新華路一段940號)參觀「雞祥蓮年」。
觀音蓮花季旅客服務中心牆面彩繪
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導覽圖
蓮花窯裝置藝術
「雞祥蓮年」-是享譽國際的台灣國際知名竹編師徐暋盛先生的創作品,由竹編材質交錯構築出大型的裝置藝術,呈現早期農村簡樸生活、人民安居樂業、自給自足的景致。作品以農村養雞實景,呈現雞蛋、剛孵化的小雞以及母雞帶小雞的情境,透過富饒趣味的設計與互動,配合自然的地景傳遞幸福闔家、歡樂共遊,並讓民眾認識早期農村和諧的生活。
「雞祥蓮年」裝置藝術
「雞祥蓮年」係由竹編材質交錯構築
農村養雞實景呈現雞蛋剛孵化的小雞
以及母雞帶小雞的情境
台灣國際知名竹編師徐暋盛先生創作
雞祥蓮年讓民眾認識農村生活景象
隨後同學們再驅車前往「主展區觀音廣福」參觀,主展區佔地十分廣闊,主要展出有:「樹精靈,或是你」、「秧秧」、「花非花.樹非樹」、「花貓愛魚」、「補囊」、「桃花源 」等。
白千層林道
「樹精靈,或是你」-是出生於日本靜岡,多摩美術大學畢業的鈴木貴彥作品,主要材質是漂流木、廢棄木及草繩等,當人們仰望樹木的綠蔭同時,也能感受到這些生命的茁壯是來自於大地的滋養,因此在白千層林道的區域創造出一個樹精靈的概念:樹精靈總是在最接近祂自己根部的樹幹週圍現身,如果人們有著一顆友善看顧大地與自然的心,就會看見祂。當人們看到樹精靈,並俯下身來端詳祂的時候就會貼近土地,並且感受到這份滋養生命的氣息。這裡有多達200隻樹精靈,它們在樹根、樹幹或躲或爬。
白千層林道兩旁有多達200隻樹精靈
樹精靈主要材質是漂流木廢棄木草繩
樹精靈在樹根樹幹或躲或爬...
樹精靈是日本靜岡多摩大學鈴木貴彥作品
「秧秧」-由「大橋頭藝術」團體的周學涵、姜名駿二位藝術家共同創作,作品地點為一方稻田,我們以務農的動作為啟發,設計了一個簡單的製作方法,如同插秧一般,與在地居民一起插入大量垂立的竹子,創造出一個巨大的藝術陣型。並擁有俯視、側視不同的美感節奏。並於竹柱頂綁上布條,以美好且富色彩節奏變化的布條作為稻穗的意象,隨著風起飄揚。2位年輕藝術家將大量的長竹枝如同插秧般插入土地,鮮豔布條綁在末端象徵稻穗,當旅客走入其中,就像將自己縮小,進入稻秧迷宮中,極具想像空間。
「秧秧」是「大橋頭藝術」團體
的周學涵姜名駿二位藝術家共同創作
綠油油的稻田讓人心曠神怡
感謝領隊小邱伉儷帶大家參觀地景藝術節
桃園觀音靠近機場頻繁見到飛機掠過
埤塘之旅導覽圖
坡內埤介紹看板
財哥9月後要照顧金孫沒法參加活動
坡內埤全景
觀音廣福社區的搥球場
又見天空中的長榮飛機
「花非花.樹非樹」裝置藝術
「花非花.樹非樹」裝置藝術介紹
「花非花.樹非樹」-作品為不鏽鋼材質, 是法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碩士、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專任教授兼美術學院院長劉柏村Liu, Po-Chun的作品,以在地場域中的千層樹步道作為發想起點,藉由分置於埤塘內可隨風飄移的千層樹幹與千層葉花朵,與分散於樹群中的白鷺鷥群,共同吸收其所在場所之能量特質,建構出大地與水所形成的能量場域。
此作品是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教授
兼美術學院院長劉柏村的創作
花非花樹非樹以千層樹步道作發想點
拍攝日期:2017.08.31
展出期間:2017.08.18~2017.09.03(為期17天)
展出地點:桃園市觀音區及八德區
註:2017桃園地景藝術節已於2017.09.03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