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挖子尾自然保留區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位於淡水河口左岸八里的潮間帶挖子尾聚落的村口旁,主要是沙質海岸與沿海溼地地形,因沙岸地形可以停泊船隻,且河海交界處有豐富的蜉蝣浮游生物,是潮間帶各種螺、蟹、魚、鳥等動物良好的食物來源,河口紅樹林的生態環境因而形成「挖子尾聚落」,昔日的聚落住民則以撈取文蛤、捕捉吻仔魚、鰻苗等為生,目前保留區內仍保有部分的傳統漁撈作業。
保留區由忠八街接忠孝路右轉博物館路到底
往保留區路標非常清楚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入口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為一生態保護區,由於入海口地形彎曲,所以稱之為「挖子」,又因位於淡水河道最後的轉彎處,於是此處則稱為「挖仔尾」,於1994年1月10日,由農委會公告為自然保留區,面積廣達30公頃,主要的保育對象是「水筆仔」純林和伴生之動物。
挖子尾生態自然保保護區
保留區埃及聖䴉剛好在此
半金指的就是挖子尾聚落入口
自然保護區是留鳥侯鳥的天堂
挖子尾聚落入口
聚落入口的土地公廟
挖子尾聚落
聚落張氏古厝 已有140多年歷史保存相當良好
自然保留區內有一大片綠油油的胎生植物-「水筆仔」,令人見了嘆為觀止,再加上停留在沙灘上的藍色小漁船,形成一幅美麗的自然風情畫。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介紹
保留區珍貴國寶植物水筆仔
保留區內並規劃連結週邊的八里水岸步道和自行車道,這裡除有國寶植物水筆仔外,還能觀賞到珍貴的濕地生態,包括有紅樹林以及馬鞍藤,蘆葦等多種類的河口植物,每當漲退潮時可以看到各種沼澤濕地生物,如:彈塗魚、招潮蟹、和尚蟹、小白蟹、…等,而在秋冬季節同時還可以見到許多種類的候鳥及留鳥棲息在這裡,經常有學校老師會帶著學生或家長帶兒女來此蒐集寫作業的素材,可說是絕佳的天然地理教室。
步道•自行車道入口
半金娘子 探路時拍的
步道有石椅供遊客休息
紅樹林水筆仔掛滿樹
我們第一次來此探路時,剛好遇上退潮河內沒有一滴水,所有的作業漁船都好像停放在泥灘上,感覺非常奇特,今天再來河水已滿,一艘艘的漁船浮在水面上,兩種不同景觀都讓我們見到,算是相當的幸運!
來探路時剛好是退潮沒水
作業漁船都像停放在泥灘上
補撈魚舢舨
漁港作業區
今天則是漲潮港內滿滿的水
探路時拍的港內沒水
今天是漲潮港內水已滿
漲潮•退潮兩種不同景觀
清白招潮蟹
招潮蟹我把牠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