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榕堤•淡水禮拜堂
距離台北市區不遠的淡水,由於景色優美、交通便利又有捷運可以直達,是台北人最喜歡的旅遊景點之一。
滬尾偕醫館馬偕醫院發源地
馬偕牧師坐船來淡水裝置
台北捷運淡水站
捷運街旁舊火車頭
一般人來到淡水大都只是逛逛老街,品嚐一些淡水著名的小吃:魚丸、阿給、阿婆鐵蛋、許義魚酥和三協成、新建成餅店的糕餅,再不然就是到紅毛城、淡水漁人碼頭遊覽、參觀,卻不知淡水還有一處非常值得一遊的地方─「榕堤」。
淡水榕堤就在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的淡水河畔旁,沿著金色的水岸直走就可以來到老榕河堤旁的「榕堤」,在這裡可以讓人盡情享受淡水河岸的山光水色,穿梭於淡水河上的船隻,以及遙望對岸的觀音山,傍晚還可欣賞台灣著名的「淡水暮色」奇景;由於榕堤旁有一整排大榕樹,又靠近淡水河口,微風吹拂綠蔭蔽日,同時也是仲夏避暑乘涼最佳去處。
金色水岸淡水
金色水岸裝置藝術
滬尾防災宣導主題館
淡水旅客服務中心
公園紫藤花
淡水榕堤美景
紀 念愛貓人士忽忽雕像
榕堤的貓雕
榕堤遙望對岸觀音山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1巷1-7號
欣賞完淡水榕堤美景,還可以順遊附近的淡水禮拜堂,淡水禮拜堂位於新北市淡水區是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展的根據地,加拿大長老教會馬偕牧師於西元1872年抵達淡水後,就積極地在淡水展開傳教的工作,不僅在此租賃房子作為醫院和傳教地方;馬偕博士同時也學習了閩南語和地方文化。他為了擴張宣教,經常率領學生到各地去傳教並開設教會,北部第一所教堂就設在五股,而淡水教堂則是後來由偕醫館醫師宿舍所改建的,現被列為為市定古蹟。
藍雪花
雞蛋花
往淡水禮拜堂的入口長廊(亦即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72號旁)兩旁牆上還展示有台灣第一代著名西畫家陳澄波先生的畫作,成為「陳澄波戶外美術館」,共有1895~1947年陳澄波所創作的十二幅淡水風景畫,也是非常值得欣賞的地方。
淡水禮拜堂入口長廊
入口長廊為陳澄波戶外美術館
陳澄波畫作•淡水汐照
陳澄波畫作淡水
淡水禮拜堂由偕叡廉設計,於1933年9月3日完工,其外觀為哥德式建築,有仿哥德式的尖塔,採用扶壁,柱頭以小帽尖裝飾,外牆以清水磚砌造,左邊是高聳的鐘塔。1986年屋頂因傳統屋瓦維修困難,故採用進口鋁質浪板全面翻修,也將傳統玻璃改為鑲鉗彩色玻璃,教堂正面有著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鐘樓則是「五餅二魚」及「客西馬尼禱告」的基督教義,由於非常好拍照打卡、成為淡水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
淡水禮拜堂為市定古蹟
馬偕街歷史介紹
哥德式建築淡水禮拜堂
淡水禮拜堂前景觀
淡水禮拜堂旁長巷
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展根據地
滬尾偕醫館
馬偕街街景
淡水禮拜堂可由淡水中正路淡水老街右轉三民街在馬偕博士頭雕像的右側馬借街進入。
三民街上馬偕頭紀念雕像
淡水禮拜堂由馬偕頭雕像右側進入
淡水觀光導覽地圖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8號
電話:(02)2621-4043
參觀費用:免費
捷運加步行:由台北捷運淡水線淡水站出發,沿中正路(淡水老街)約15分鐘即可抵達。
公車:
1.淡水圖書館、重建街口站下車
台北聯營公車:757、836、837、857、870、872、873、880、883、1505、紅26
2. 重建街口站下車
台北聯營公車:869、894、紅36、紅38、紅51
3. 衛生所站下車
新巴士F102、F103、 F105, F106(上午/中午/下午)、F109、F111新春街、 F111新民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