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萬華糖廍文化園區
糖廍文化園區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大理街,鄰近萬華火車站與台北捷運龍山寺站,這裡曾經是台北的製糖廠,也是早期北台灣的第一家製糖廠。
糖廍文化園區大門入口
1764年(清乾隆年間)台灣彰化以北即有產糖紀錄,當時艋舺大理街附近地區私人糖廍組織即相當盛行,處處可見栽植甘蔗地貌,自1908年日治時期設立「台北製糖株式會社」後,地景大幅轉變,成為以製糖工廠、交通輸送軌道為主的產業區域,附近居民則多依賴糖業或週邊產業為生。
台灣光復後,政府將艋舺大理街附近改劃設為工業區,原有的糖廠交由台糖公司接收且停止製糖並轉為倉儲使用,附近則以糖業剩餘產能為中心,其相關產業諸如:化學、化工、食品加工、紙業等中小型工廠依然盛行,直到四○年代由「徵信新聞」(現今的中國時報社前身)接收台糖倉庫後開展成為報業,更吸引了週邊印刷產業的聚集。
A棟古蹟本體建築物與五分車
2011年台糖公司將這裡改為「糖廍文化園區」,早期製糖的古蹟也都被保存下來,園內共有A、B、C三棟倉庫一字排開,是保存台灣最北的製糖遺構之台北糖廠建物,於2003年9月23日被台北市公告列為市定106號古蹟,古蹟本體倉庫係由TR紅磚疊砌而成,倉庫建築以拱門、梯形柱及大跨距構架為其特色。A、B、C三棟市定古蹟糖倉,所在範圍包含 C1 街廓(公二公園)、C2街廓,面積約1公頃多,其中C1區域,除古蹟本體外,其他區域目前為公園與地下停車場。
在A棟古蹟本體建築物的正前方綠草坪上有一台曾經運過蔗糖的五分車,也是本園區的地標;建築物的右側有一座農夫與水牛的裝置藝術,旁邊還有名為「糖廍」的石磨。
曾經運過蔗糖的五分車
三棟糖倉古蹟再利用:A棟為「糖業文化展示館」(台北糖廠歷史文化常設展)、B棟為「萬華糖廍藝文倉庫」(排練場,針對藝文團隊預約使用)、C棟為「明華園戲劇團」(非開放空間);A、B兩棟由台北市文化局管理,C棟為台糖公司管理。
A棟倉庫建築物
萬華糖廍車牌上面有積木拼成的園區模型
五分車為本園區地標
糖廍里里徽簡介
農夫與水牛裝置藝術
名為「糖廍」石磨
「糖廍」是榨糖用的石磨
A棟為糖業文化展示館大門入口
展示館前給小朋友拍照的農夫立牌
展示館一進門有「糖倉開門」四大字
展示館內的糖倉•光影介紹
台灣糖業事記介紹
按下留聲機開關可聽到「台北製糖株式會社」社歌
展示館內陳列
漫漫牛車路
古糖廍造糖工作場景模型
台灣最北端的糖廠道路
蔗渣糖度蒸煮器
40年代由「徵信新聞」接收台糖倉庫
粗糖製作流程
甜的記憶
糖蜜好滋味
初期透過譽揚的優秀團隊入駐,不僅活化再生古蹟空間,創造出萬華文化觀光的新亮點;2009年2月20日明華園更獲得當地居民支持而進駐本園區,給予糖廍文化園區一個嶄新面貌,讓舊傳統醞釀出一股新的活力,同時也成為傳統戲曲的人才培育及傳藝後製人力的培植園地,更增添了「艋舺」這老台北的多種文化面貌與特質。
B棟倉庫外觀
B棟目前由曉劇場進駐作為「糖廍曉劇場」
B棟為「萬華糖廍藝文倉庫」
C棟倉庫前景
C棟倉庫後景
C棟倉庫原由明華園管理但該園已於去年退出
園區的地下停車場
註:B棟糖倉古蹟目前由曉劇場進駐作為「糖廍曉劇場」、C棟明華園已於2020年3月退出糖廍管理。
參考資料:台北市文化局官網
開館日期:2010年11月20日。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大理街132之10號
電話:(02)2306-7975
開放時間:周二~日10:00~17:00(周一休息)
費用:免費開放參觀
官網: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糖廍文化園區 (gov.taipei)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捷運:
搭乘台北捷運板南線(藍線)於「龍山寺站下車」2號出口出來往右走至大理街後再右轉,沿大理街走穿過西園路後,續往前走約10分鐘即可到達糖廍文化園區。
公車:
1.搭乘台北市667、956公車於「時報大樓站」下,步行約3鐘即可到達糖廍文化園區。
2.搭乘1、18、38、568、907公車於「華江橋站」下車,步行約1分鐘即可到達糖廍文化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