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舊百吉隧道
大溪的舊百吉隧道全長343公尺,原屬北段橫貫公路台7線的主要道路,舊隧道是在1968年4月整建完成通車,寬度為4.5公尺採單向車輛管制進出,當時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先生還特別題「百吉隧道、北段橫貫公路」牌匾。後因通行車輛流量日增,原有隧道不符使用,就在舊隧道旁另行闢建現今的「百吉隧道」並於1993年完成雙向通車,而舊百吉隧道廢棄了14年後,當時的桃園縣政府為發展地方觀光,而重新整修舊有的百吉隧道,促成該隧道再度活化,並於2007年整修完成重新開放,供民眾休閒散步及免費參觀。
崁津大橋
百吉隧道南端出口
舊百吉隧道南端入口承恩亭
舊百吉隧道南端入口前景觀
舊百吉隧道注意事項圖
舊百吉隧道其最大特色就是以觀光輕便軌道鐵路與隧道步道合而為一,貫穿洞口南北二端,從南端進入隧道前首先應入眼簾的是一座上面以木造透明屋頂,下方以水泥柱搭建的長型涼亭,涼亭兩旁各種植紅色及粉紅、白色小花,非常雅致,再往前走即是隧道入口,隧道南洞口上方有二排字:上段書寫「北段橫貫公路」下段寫著「百吉隧道」。
舊百吉隧道南端洞口
我們十多年前來時,洞口右側是輕便軌道鐵路與幾輛固定的深咖啡色台車,供遊客懷舊及拍照;今天再來發現台車上新增加了一位仕女及推車伕人偶裝飾;左側則是筆直的「隧道步道」,遠處拱形亮點即是北洞口出口,洞內牆壁上面設有白色日光燈、下面則有黃色小燈照明,光線尚可,讓遊客不用摸黑行走非常方便,整條步道左側還有用水泥做成的一整條的椅子供民眾稍坐休息,在隧道口往回拍超有日本的「神隱少女」FU,夏天行走在隧道內不熱且有微風吹拂,讓人感覺相當的涼爽舒服,由於隧道平坦易走且有照明十分安全,來回一超只需20 多分鐘即可完成,是非常適合全家人假日一起休閒散步。
台車新增一位仕女及推車伕
步道左側有椅子供民眾休息
舊百吉隧道全長343公尺
隧道內牆壁經燈光照射
走出隧道北端洞口出口,在洞口上方有和南洞口同樣的二排字,右邊有幾處舊百吉隧道由來及故事介紹解說牌子,讓來此參觀的遊客,對隧道更能進一步的瞭解與認識。
隧道北端洞口出口
北端洞口有隧道由來解說牌
在北端洞口前方有一指示牌,標示了附近的幾條步道名稱,有:百吉林蔭步道、湳仔溝步道、舊百吉隧道、總督府步道(古道)等,而緊鄰隧道北洞口左邊廁所旁木造樓梯上去就是總督府步道,全程約20分鐘,朋友們如有時間,也可順道走走(今天我們是選擇走湳仔溝步道,下一篇再另行介紹)。
舊百吉隧道北端洞口前公廁
百吉林蔭步道來回要走1.5小時
建議走舊百吉•湳仔溝方向步道較好走
往總督府步道階梯
總督府步道中造型涼亭
總督府步道是小徑原使泥道
北端洞口入口景觀
由北端原路返回南端入口
回到南端入口的承恩亭
建議:參觀完舊百吉隧道後車子可往龍珠灣方向開,在途中的「游家莊餐廳」享用午餐,餐廳價錢公道,食材:雞、魚、蔬菜都是餐廳自己飼養、種植的,非常新鮮,料理更是可口、色香味俱全,老闆娘和藹親切,並可交代少油、少鹽少調味料,讓大家吃的健康身體沒有負擔。
餐廳地址:桃園縣大溪鎮復興里承恩路435號
電話:03-3872077、0928-292893 傳真號碼:03-3880527(周四休息)
交通資訊
開車:
1.國道3號(北二高)於大溪交流道(62K處)下→往大溪方向接112甲縣道→左轉員林路(台3線)→左轉介壽路→過武嶺橋至大溪右轉慈湖路(台7線)→依兩蔣文化園區指標前進→過「頭寮的大溪遊客服務中心」及「慈湖兩蔣文化園區」→繼續往前行駛穿過百吉隧道後立即右轉承恩路即可抵達舊百吉隧道南端入口
2.國道3號(北二高)於大溪交流道(62K處)下→往大溪方向接112甲縣道→左轉員林路(台3線)→左轉介壽路→接瑞安路一段路(台4線)→依兩蔣文化園區指標前進→右轉康莊路→再左轉安和路上山→遇岔路靠右行駛接慈康路→過「頭寮的大溪遊客服務中心」及「慈湖兩蔣文化園區」→繼續往前行駛穿過百吉隧道後立即右轉承恩路即可抵達舊百吉隧道南端入口
大眾運輸:
搭乘桃園客運公車:5109、5109A、5301、L701、L701A、L712於「洞口站」下車即到達舊百吉隧道北端
桃園客運公車「洞口」站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