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鹹湯圓作法
湯圓是一個盛行於華人界的美食及甜點,由於製作方便又美味,因此廣為流傳,在閩南地區湯圓比較多是煮甜的,而客家人比較喜歡吃鹹湯圓,這也是客家與閩南煮湯圓的差別。
鹹湯圓是客家慶點必備小點
客家人為何喜歡在逢年過節或是喜慶的日子吃湯圓,因客家人認為吃湯圓會像「圓仔」一樣,許多事情都會「圓圓滿滿」,所以許多客家人家在喜慶節慶,都不缺湯圓這道美食。
湯圓要煮熟透才好吃
各地客家庄稱呼湯圓都不盡相同,在高屏和六堆地區稱為「圓粄」,東勢及西螺叫「惜圓」,而新竹與苗栗則稱「粄圓」,另外在桃園一帶稱呼最為好聽叫「雪圓」。
台灣南部與北的部的客家湯圓有所不同,北部的湯圓較小粒,其配料都置於在湯裡;南部的湯圓則較為大顆,內包有肉餡。
客家鹹湯圓作法:
材料準備:
1.湯圓半斤(3人份)
2.三層肉約半斤切小塊
3. 蝦米酌量洗淨
4. 香菇3朵切小片
5.筒蒿一把先洗淨
筒蒿洗淨備用
6.蒜苗一根切成小段
調味料:
米酒 適量
糖 1匙(依個人喜好自行酌增減)
醬油 適量
鹽 適量
水 淹過肉多一點即可
餡料作法:
步驟1:熱油鍋蝦米香菇爆香,再放點水炒香備用。
步驟2:三層肉川燙去血水,將三層肉炒至肉表面變白再放入熱鍋+油、米酒、糖、醬略炒1分鐘,再加入蝦米、香菇。
三層肉+蝦米+香菇炒香
步驟3:加水淹過三層肉面,以中火煮沸後再轉小火,煮約15分,最後再加上油蔥酥盛起於碗中,成為美味餡料。
小火滷約15分
步驟4:另一鍋水煮湯圓,將湯圓煮滾後要再加冷水,接著再煮透才會好吃,同時順水川燙筒蒿備用。
水煮開放入生湯圓煮透後撈起•順燙筒蒿菜
步驟5:鍋入約3碗水煮滾後再+鹽+餡料+蒜苗+筒蒿,美味的客家鹹湯圓即完成。
炒香蒜苗
蒜苗加水煮滾
蒜苗湯+筒蒿+湯圓最後+餡料水煮開
裝入碗裡完成美味鹹湯圓
半斤湯圓可煮3碗
客家鹹湯圓+現磨黑胡椒粉最對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