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復興鄉】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巴陵古道」原為舊時泰雅族人於復興山區所建造的部落通道,古道是循著山陵線一路直上,隨著年代的久遠與公路的興建而荒廢,但也因此孕育了豐富且多元的動、植物生態景觀。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海拔610公尺,位於桃園市復興區華陵里,園區入口即在往拉拉山森林園區的桃116鄉道旁拉拉山遊客中心的正對面。
拉拉山服務中心前觀星橋
服務中心
廣場地板以石板拼貼的拉拉山18號神木為意象
服務中心前漂流木裝置
停車場的羊啼甲花盛開
園區免費停車場
從停車場俯眺三龜戲水
桃園市政府為了保留古道的遺跡,將巴陵大橋到拉拉山服務中心的這段古道重新串連起來,途中設立有:棧道、繩橋,還有蝴蝶、甲蟲、闊葉林及地質等四座展示館,將巴陵一帶的地形地貌縮影於展示館內,同時並與當地原住民文化相互結合,將沈寂多時的巴陵古道重新開放,打造成現今的「巴陵古道生態園區」,讓來訪的遊客體驗一段自然與人文兼具的深度旅遊。
巴陵古道生態公園
入園前同學們先拍一張合照
拉拉山風景區導覽圖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步道以新設的棧道為主,由上往下,出口就在巴陵大橋前方的巴陵橋假日廣場,全長約1.28公里,古道林間多是濃密原始的闊葉林,還有華香樹、巴陵石竹、血藤,以及垂掛樹身的樊尼蘭等植物,在幽靜的步道內融入了當地的自然景觀。
巴陵古道導覽圖
領隊小邱伉儷古道入口
山坡開滿了吉野櫻
步道開始是下坡木棧階梯
從遊客中心到蝴蝶館只有86公尺約三分鐘即可到達,館外有一大紫蛺蝶公仔裝置藝術,來到明亮的展館內,這裡展示了北橫最具代表性的蝴蝶、蛾類等多樣標本與生態解說,還有一隻全台最大瀕臨絕種的大紫蛺蝶模型;每年的三到五月間,就是拉拉山賞蝶的最佳時節。
蝴蝶館外大紫蛺蝶公仔裝置
蝴蝶館
全台最大的大紫蛺蝶模型
館內展示多樣蝴蝶•蛾類標本
古道上的吉野櫻
下了階梯就是甲蟲館
從蝴蝶館到甲蟲館只有60公尺,園方利用閒置的涼亭重新改造成甲蟲館,館外一樣有一鍬形蟲公仔裝置藝術,非常適合拍照打卡,在此可一次飽覽拉拉山的甲蟲世界。
閒置涼亭改造的甲蟲館
鍬形蟲公仔裝置
二點鋸鍬形蟲介紹
館內展示甲蟲標本
參觀完甲蟲館後繼續往下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