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復興鄉】巴陵古道
在巴陵古道中,最特殊的就是高懸於樹林間的「生態探索繩橋」,這裡也是拍照、打卡的最佳景點,索繩橋離地約12公尺高,中途設有觀景台,將橋分一分為二;走在可容二人同時通過的森林吊橋上感覺有些搖晃,除了能夠近距離的觀察樹冠層生態,體驗風在腳下的臨空感受,也可向下窺探宛若遊龍般在林間交織穿梭的血藤,形成了自然生態之美,在此可感受山野間的驚險刺激與不同視野的自然觀察。
地質館
甲蟲館往闊葉林館間棧道
再下一段階梯
在巴陵古道中,最特殊的就是高懸於樹林間的「生態探索繩橋」,這裡也是拍照、打卡的最佳景點,索繩橋離地約12公尺高,中途設有觀景台,將橋分一分為二;走在可容二人同時通過的森林吊橋上感覺有些搖晃,除了能夠近距離的觀察樹冠層生態,體驗風在腳下的臨空感受,也可向下窺探宛若遊龍般在林間交織穿梭的血藤,形成了自然生態之美,在此可感受山野間的驚險刺激與不同視野的自然觀察。
高懸於樹林間的探索繩橋
這裡是拍照•打卡夯點
繩橋離地約12公尺高
觀景台將橋分一分為二
橋上可近距離觀察樹冠層生態
宛若遊龍般在林間交織穿梭的血藤
由甲蟲館接著再走109公尺就到步道中的第三座展館-「闊葉林館」,館內介紹有關拉拉山原始森林中的闊葉林面貌。
館內介紹拉拉山森林闊葉林面貌
繼續往下走168公尺到地質館
三龜戲水
繼續往下走168公尺即到古道中的最後一館-「地質館」,途中會經過風景秀麗的「三龜戲水」景觀,這裡也是巴陵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美景之一。地質館原址是日治時代的分駐所,館前以弧形矮牆為曲流頸,做出「三龜戲水」的意象,館內有解說與展示此地特有的地質景觀,遊客可透過展館的介紹,瞭解拉拉山生態資源特色,進而珍惜保護這片綠色資產。
地質館原址是日治時代分駐所
穿越四座館舍後,沿著步道續往下走150公尺 可到出口上方的觀景台,來到觀景台,登上平台登高遠眺,開闊的視野同時可將巴陵大橋與巴陵橋兩座新舊大橋盡收眼底,淡粉紅色的巴陵大橋橫跨大漢溪,橋長220公尺,最大跨度有185公尺,是大漢溪沿線橋樑之冠,紅色巴陵舊橋現已停用改為人行景觀橋;再向下俯瞰則是壯麗的大漢溪,景色美不勝收,此處是大漢溪上游與玉峰溪和三光溪匯集處。由觀景台繼續往下走100公尺是飛鼠廊道,經過飛鼠廊道再往下走45公尺即到達古道的出口-「巴陵橋假日廣場」單趟全程約需40分鐘即可完成。
步道續走150公尺可到出口的觀景台
這裡是今天的精華點看巴陵新•舊橋
橫跨大漢溪巴陵大橋
巴陵兩座新•舊大橋
紅色巴陵舊橋已改人行景觀橋
巴陵大橋長220公尺
巴陵大橋
飛鼠廊道
走下階梯到達終點約40分
巴陵橋假日廣場
台7線北橫公路
從巴陵 橋 假日廣場到巴陵二號隧道只有35公尺,由於我們來時是非假日,隧道沒有開放,致今天的行程只好到此結束,同學們接著開車前往北橫貫下巴陵溫泉山莊享用午餐去。
拉拉山遊客中心地址:桃園市復興區華陵里7鄰29號
電話:(03)391-2761
園區開放時間:08:00~17:00
巴陵古道生態公園開放時間
繼續閱讀文章: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
https://yhcchc.pixnet.net/blog/post/556893373-
費用:免費入園(停車場亦免費停車)
交通資訊
開車:
1.國道3號(北二高)於大溪交流道下→經大溪、兩蔣文化園區、桃園市三民、復興區→循台7線往宜蘭方向行駛→過巴陵大橋(台7線約46.5K)後續往前行→至台7線約47.1K處再左轉桃116鄉道(巴陵道路)往拉拉山方向行駛至拉拉山遊客中心即可抵達對面的巴陵古道生態公園停車場
2.國道3號(北二高)於三峽交流道下→接復興路(110縣道)往三峽市區行駛→過三峽大橋後直行至三岔路口→右轉中正路一段、二段(台3線)往大溪方向約2公里至大埔路岔路→左轉大埔路(台7乙線)→沿台7乙線行駛至三民後→左轉接台7線(北橫公路)上山→循台7線往宜蘭方向行駛→經桃園市復興區、過巴陵大橋(7線約46.5K)後續往前行→至台7線約47.1K處再左轉桃116鄉道(巴陵道路)往拉拉山方向行駛至拉拉山遊客中心即可抵達對面的巴陵古道生態公園停車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