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洞宗大本山台灣別院鐘樓
每次坐車或開車經過台北市仁愛路一段與林森南路口時,都會看到一座很特別的日式城門,很早就想來此參觀一下,今天終於有空,專程騎車前往參訪,原來這就是「曹洞宗大本山台灣別院鐘樓」。
曹洞宗大本山台灣別院鐘樓位於台北市中正區東門里仁愛路一段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旁(亦即東門國小斜對面林森南路與仁愛路岔路口),是曹洞宗兩大本山永平寺、總持寺在台北之別院的殘餘建築,現在屬於東和禪寺所有,鐘樓面積約有25坪,於1926年開始興建,並在1930年4月落成,迄今已有92年,同時也被列為台北市定古蹟。
台北市東門國小
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
曹洞宗大本山台灣別院鐘樓
鐘樓前面側拍
曹洞宗大本山台灣別院鐘樓介紹
鐘樓上方建築係採江戶時代式樣,屋頂為單簷式歇山並鋪上日式黑瓦與鬼瓦,二樓的牆原為木造結構,緣廊邊有出挑平座欄杆,鐘樓基座為水泥仿石粗面石塊造成,樓內銅鐘是京都市梵鐘名家高橋才治郎在1920年所鑄造;一樓採鋼筋混凝土結構,相當於寺坊的山門,鐘樓下方有三個孔道可通往東和禪寺,整體外觀有如一座日式城門(日本桃山及江戶時期流行的建築風格),在鐘樓的後方有階梯可以上到鐘樓。
鐘樓背面
鐘樓下方孔道可通東和禪寺
二樓銅鐘
鐘樓後方階梯可上鐘樓
走進鐘樓順著旁邊左邊小徑進入可到曹洞宗東河禪寺(觀音禪堂),在寺廟入口大門上方有曹洞宗日本兩大本山龍膽紋和五七銅紋(是日本國政府紋章),見證了曹洞宗大本山台灣別院在台灣的歷史。
東和禪寺大門入口
東和禪寺大門入口背面
東和禪寺前庭院
一進到東和禪寺內,首先在寺的前方可見到1931年日治時期所立的帶有童顏、面目可親的日式「地藏菩薩」,日本的地藏菩薩超越了佛教的性格,更被賦予了像大地一般哺育全部生命的力量,以無限大的慈悲心去包含所有苦惱的人們,並且被做稱為「旅行者與孩子的守護神」;在地藏菩薩兩旁還有「風、調、雨、順」四大天王石雕。
日式地藏菩薩與四大天王石雕
充滿閩式風格的東和禪寺原為「曹洞宗兩大本山台灣別院」,其中觀音禪堂為日本寺院內專門建造供台灣人禮佛的禪堂,建築型式微中軸線對稱的閩南式三合院,日本佛寺建築與閩南式宗教建築併存,深具文化歷史意義。
東和禪寺•香爐
東和禪寺為閩南式三合院
(以上參考資料節錄自內政部臺灣宗教百景全民票選活動簡介)
鐘樓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85號
東和禪寺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21之33號
電話:(02)2393-4598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台北捷運:
搭乘淡水、信義線(紅線)於台大醫院下車出2號出口沿公園路經凱達格蘭大道轉仁愛路再步行前往(約10多分鐘)。
公車:
一、仁愛林森路口站:
214、249、261、270、621、630、651、仁愛幹線
二、仁愛紹興路口站:
0南、15、22、37、208、295、297、671
三、信義林森路口站:
0東、20、22、38、204